首页 [迦尸国]的解释
“迦尸国”为梵文Kāśī的音译,英文Kashi,该国因盛产名为“迦尸”的 竹子而得名。该国名又作“婆罗痆斯国”(梵文Vārānasī 瓦拉纳西),是将都城名作为国名称谓。佛教典籍中又作:伽尸国、伽翅国、迦夷国、迦赦国、伽奢国等。意译为光有体国、芦苇国等。
迦尸国是古代印度的 十六大国之一。在公元前六世纪之前,印度半岛北部和中部的 恒河平原上,小国聚落林立,当时有十六个初具规模的国家,统称“ 十六大国”,其中包括:恒河北岸的 憍萨罗国、迦尸国、 末罗国、 跋祇国等,南岸的 摩揭陀国、 鸯伽国等。
迦尸国北部与 憍萨罗国毗邻,南部与摩揭陀国隔恒河而望。传说在佛陀时代之前, 迦叶佛之世时,为汲毗王(梵Kiri)所治。
到了佛陀时代,在憍萨罗国的 波斯匿王(胜军王)即位之前,迦尸国已经被憍萨罗国所吞并,之后又随 憍萨罗国并入摩揭陀国,但该国的名称一直流传到 玄奘西行(公元7世纪)之时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七这样记述该国:“国周四千余里。国大都城临 殑伽河( 恒河Ganges River),长十八九里,广五六里。闾阎栉比,居人殷盛,家积巨万,宝盈奇货。人性温恭,俗重强学。多信外道,少敬佛法,气序和,谷稼盛,果木扶疏,茂草 靃靡。伽蓝三十余所,僧徒三千余人,并学 小乘 正量部法。 天祠百余所,外道万余人,并多宗事 大自在天,或断发,或椎髻,露形无服,涂身以灰,精勤苦行,求出生死。”

© CopyRight 212-2021, www.9aiVIP.com ,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