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中宗李显(656年11月26日—710年7月3日),原名
李哲,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县)人。
唐朝第四位皇帝,唐高宗
李治第七子,
武则天第三子。683年—684年、705年—710年两度在位。
显庆元年(656年)十一月乙丑,李显生于
长安,初封周王,后改封英王。章怀太子
李贤被废后,李显被立为
皇太子。
弘道元年(683年)即
皇帝位,皇太后武则天
临朝称制。
光宅元年(684年),被废为
庐陵王先后迁于
均州、
房州等地。圣历元年(698年)召还
洛阳复立为
皇太子。
神龙
元年(705年)在
通天宫复位。
李显在位期间,恢复
唐朝旧制,免除租赋,设十道
巡察使,置
修文馆学士,击败后突厥,使得唐朝再次开始长期控制漠南。
发展与吐蕃的经济、文化交往,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。
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,共在位五年半,
景龙四年(710年)六月壬午逝世,终年55岁,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,庙号
中宗,葬于
定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