傩舞又称鬼戏,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、驱瘟避疫、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。
在传统的
华夏文明中,"傩"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
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,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
自然崇拜、
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。
傩舞的起源与原始狩猎、图腾崇拜、
巫术意识有关。
周代时,傩舞纳入国家礼制。
先秦文献记载,
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,以求寒暑相宜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人畜平安,国富民生。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,并传入
越南、
朝鲜半岛和
日本。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,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。元蒙因信仰不同,傩礼受到排斥。
明代恢复过宫傩,清代宫廷不再举行。但《
论语·乡党》中记载的"乡人傩"一直在民间延续,并与宗教、文艺、民俗等结合,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、傩戏,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,以
江西、
湖南、
湖北、
陕西、
四川、
贵州、
云南、
广西、
安徽、
山西、
河北等省遗存较多,各地分别有“
跳傩”、“鬼舞”、“玩喜”等地方性称谓。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。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,其中有神话形象,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,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,“摘下面具是人,戴上面具是神”。
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,素有中国舞蹈"活化石"之称。傩舞伴奏乐器简单,一般为鼓、锣等打击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