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州词,又称
凉州曲,是达官显贵、宗室名流为凉州歌所填
唱词,是
唐
周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。凉州(今甘肃省
武威市),因“地处西北,常寒凉也”,而得名。
《凉州》是
唐代民族乐府第一曲调:
开元九年之前
郭知运所献,属
胡部:为
大曲,
调式有正宫、道调和高宫;音乐风格愁苦悲凉;乐器有
觱篥、琵琶、胡笳、羌笛、筝、横笛、笙、方响;配有舞蹈,属
软舞;歌者、舞者、演奏者甚众;很多著名诗人为之创作歌辞;歌辞通过艺人选诗入乐方式进入
乐府;也是
中唐后人追忆
盛唐的符号。
汉
唐之际,
凉州是我国
西北地区仅次于
长安的最大古城,
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、后凉、南凉、北凉,
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,以后历为郡、州、府治。它还是古代
中原与
西域经济、文化交流的
枢纽,“
丝绸之路”西段的要隘,中外商人云集的
都会,并一度成为我国
北方的
佛教中心。《凉州》的家喻户晓和它当时的政治地位、经济地位、军事地位是相匹配的,流行自然顺理成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