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[元代杂剧]的解释
元杂剧,又称北 杂剧,是元代用 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。形成于宋代,繁盛于元 大德年间(13世纪后半期-14世纪)。主要代表作家有,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。主要代表作有:《 窦娥冤》《 倩女离魂》《 汉宫秋》《 梧桐雨》等。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,反映人民疾苦为主,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,主线明确,人物鲜明。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, 四折一楔子和“一人 主唱”。
杂剧角色分为旦、末、净、杂。旦包括 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。正旦:歌唱的主要女演员。外旦、贴旦次要女演员。末包括 正末小末冲末副末。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,外末、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。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。净是性格暴烈的男演员。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。有孤(当官)、驾(皇帝)、 卜儿(老妇人)、徕儿(小厮)、 细酸(读书人)等。
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、女主角唱,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,就是正旦,正旦主唱称旦本,如《窦娥冤》窦娥主唱。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,如《汉宫秋》,汉元帝主唱。一般来说,一剧中一人主唱到底,这是通例。但也有少数剧本,随着 剧情的发展,人物也有所变化。如《赚 蒯通》,第一折正末扮 张良,二、三、四折正末扮蒯通。这就出现了主唱人物的变换。

© CopyRight 212-2021, www.9aiVIP.com ,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