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(现
西南交通大学),1938年获荷兰德尔夫特(Delft)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师学位。主持“天津新港回淤研究”,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研究工作,为解决天津港的严重回淤、建成深水大港作出贡献;负责指导全国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工作,并主编完成《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》,为我国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,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;在风浪与海堤的相互作用机理、海岸工程泥沙运动研究等都取得重要成果;主编《中国海岸工程》,1995年获全国高校系统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;担任众多重大工程如长江葛洲坝、三峡工程等的技术顾问。
[3-5]
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(学部委员)。
参加遭到严重破坏的塘沽新港(即现在的天津新港)修复和扩建工作,为研究解决该港的严重回淤问题作出了贡献,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的研究工作,创建了海岸动力学和海岸动力地貌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