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颖(914年-991年)生郓州,其先姜姓吕氏齐国宗室艾孔也,字寅清,号繁圃,行良一,谥静安公。颖公为北国少年状元,与唐宣宗时期的岭南莫宣卿、宋高宗时期的信州玉山汪应辰(时辽金亦科举,可为南国少年状元)并列为我国科举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,登科时17岁,从如同过江之鲫的考生中脱颖而出,蟾宫折桂、进爵受禄、白衣卿相,为世人惊叹。后唐长兴二年(931年)辛卯科,颖公年少未冠,以乡贡入京师赴举,中途逢叟,谓颖曰:“子相甚贵,此去当登第。”授颖书一策,乃《春秋左氏传》,颖熟读之。礼部试《铸鼎象物赋》,出所得书,颖甚喜,援笔立成,鉴贤良对策,若有相之者。
颖公官至户部侍郎、通议大夫(正四品)、敕赐枢密院大学士,为官历五朝,作为三朝重臣、前朝散骑常侍,壮年从中央到边缘,非宋朝昭勋阁二十四功臣,无论是薛居正、欧阳修、王溥还是司马光、脱脱,在资治通鉴、五代、宋等正史、会要上没有立传,甚至在帝国正史鲜有记载,倒是有点尴尬地夹在别人的传记中。可以想像致仕后30年,在汶水的江风草泽,出现了一个孤傲高贵的行吟身影,似乎无处可去,不是“述而不作”、“作而不述”,而是“不作不述”,“淡远之气”却赢得了世俗崇拜,众多僧人名士品谈清话,少年北国状元、执掌帝国政令文脉,传奇人生让颖公确终于无处不在,虽被官场放逐,却被民间清话文学请回。继裔款之后,颖公是艾氏第二位可歌可泣的世祖先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