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农民起义,爆发于明末天启七年(1627年)的陕北起义,至康熙三年(1664年)夔东十三家完全失败。
[93]
又称明末农民战争、
明末民变、
晚明民变
等。
明朝末期,天灾人祸不断发生,阶级矛盾日益尖锐。明廷面对
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,为了节省开支,精简机构,明廷被迫对驿站进行改革,而陕西又逢
旱灾,人民无法生活,只有铤而走险。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
陕北。这里土地贫瘠,生产落后,
赋税和
徭役严重,加之连年发生
灾荒,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。
清军入关后,农民军采取
联明抗清的决策。
[6]
但是由于受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战略失误,再加上清兵与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,农民起义最终失败了。
[7]
明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明朝腐朽势力和清兵的嚣张气焰。
[8]
200万农民革命大军在黄河南北、长江上下十几个省的辽阔地区,与明清地主阶级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。农民军进一步提出了“
均田免赋”的口号,标志着中国古代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