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斯年(1896年3月26日—1950年12月20日),初字梦簪,字孟真,山东
聊城人。
著名历史学家,古典文学研究专家,教育家,学术领导人。
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、
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。
傅斯年曾任
中山大学、
北京大学等校教授,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、代理校长(1945-1946)和
台湾大学(1949-1950)校长。
傅斯年任历史语言所所长二十三年,培养了大批历史、语言、考古、人类学等专门人才,组织出版学术著作70余种,在经费、设备、制度等方面都为历史语言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组织第一次有计划、有组织的
殷墟甲骨发掘,其后先后发掘十五次,大大推动了
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
商代历史的研究。傅斯年还将明清大库档案资料争取到历史语言研究所,组织进行专门整理,使明清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。 傅斯年在历史学研究方面,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,摆脱故纸堆的束缚,同时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,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,在现代历史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。
1950年12月20日,傅斯年在
台北病逝,
享年54岁。主要著作有《
东北史纲》(第一卷)、《性命古训辨证》《古代中国与民族》。有《傅孟真先生集》六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