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馆是
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 。始设于明代前期,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
永乐年间的北京
芜湖会馆。嘉靖、万历时期趋于兴盛,清代中期最多。即使到了清代后期,突破地域界限的行业性会馆仍然只是相当个别的。此时出现的一些超地域的行业组织,大多以
同业公会的面目出现。明清时期大量工商业会馆的出现,在一定条件下,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,起了某些作用。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,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明清时期的会馆大体可分为3种 :
北京的大多数会馆 ,主要为同乡官僚、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,故又称为
试馆 ;北京的少数会馆和
苏州、汉口、
上海等工商业城市的大多数会馆,是以工商业者、
行帮为主体的同乡会馆;
四川的大多数会馆,是入清以后由
陕西
、
湖广
、
江西、
福建
、广东等省迁来的客民建立的同乡移民会馆。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设于北京。这一时期的北京会馆,主要以地域关系作为建馆的基础,是一种同乡组织,与工商业者绝少关系。明中叶以后 ,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,会馆制度开始从单纯的同乡组织向工商业组织发展。后期的工商业会馆还可能同
中国古代的纲运制度有着渊源关系。明代后期,工商性质的会馆虽占很大比重,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,绝大多数仍然是工商业者的同乡
行帮会馆。